能带结构
禁带与材料分类
禁带是价带顶与导带底之间的能量间隙,决定了材料的导电性:
金属:价带与导带直接重叠(Eg=0),形成连续的电子态分布。以铜为例,其 3d 满带与 4s 半满带的重叠,使得电子可无阻碍地参与导电,形成经典的 “电子气” 模型 。
半导体:较窄的禁带宽度(硅 ( Eg = 1.12 eV),锗 ( Eg = 0.67eV))允许室温热激发产生载流子。通过 N 型(掺磷)或 P 型(掺硼)掺杂,可将载流子浓度提升 106倍以上。
半导体能带结构
绝缘体:Eg较宽(>5eV),电子难以跃迁(如金刚石Eg=5.47eV) 。
电子跃迁与导电机制
本征激发:当电子吸收足够能量(如光子能量hν≥Eg)时,从价带跃迁到导带,形成电子-空穴对。此过程是半导体导电的基础 。
示例:太阳能电池中,光子激发硅的价带电子至导带,产生电流
本征激发过程
载流子运动
导带电子:价带电子跃迁后形成的自由电子,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子电流;
价带空穴:价带空穴则等效为可移动的正电荷,在 P 型半导体中(如掺硼硅)主导导电过程,其导电机制类似于液体中的气泡移动 。
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
半导体器件
通过掺杂调控载流子浓度(如N型掺磷、P型掺硼),改变导电性,用于制造二极管、晶体管等,二极管与晶体管:PN 结利用能带弯曲形成内建电场,实现整流特性;MOSFET 通过栅极电压调控沟道载流子浓度,英特尔 14 nm 工艺节点晶体管沟道长度已缩小至 14 nm。
光子晶体
利用能带结构设计光传播路径(如光子晶体光纤),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实现全方向光限制,光子晶体通过周期性介电结构(如空气孔阵列)形成光子禁带,禁止特定频率光传播,其能带计算可类比电子能带理论。
光子晶体能带图
总结
价带和导带是理解材料导电性的核心概念:
价带:束缚电子的能量区域,决定材料的稳定态。
导带:自由电子的能量空间,决定导电能力。
禁带宽度:区分导体、半导体与绝缘体的关键参数。
通过调控能带结构,可设计新型电子器件与光学材料,推动半导体技术的发展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